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料 > 说课稿

说课稿

时间:2024-07-29 10:42:55
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

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

作为一名老师,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,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说课稿 篇1

一说教材:

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,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基础上,比较详细的讲述了癌细胞的特征、致癌因子、致癌机理等内容,是细胞部分知识的延续和补充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,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不同,致癌机理以及建立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对防癌、抑癌的重要意义,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的建立,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科学知识的应用。

1教学目标

1)知识目标: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,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。

2)能力目标:学生亲历收集和探究的过程,领悟研究方法,养成尊重事实,会分析误差的研究态度和能力。

3)、情感目标: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2教学重点和难点

1)教学重点

癌细胞的主要特征。致癌因子。

2)教学难点

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。

二说学生:

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:

1)他们具有关于细胞的成分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。

2)具有一定的综合调查能力。

三说教法和学法:

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,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:

1)启发式讲授法:本节课以讨论为主,结合本课内容,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,发现问题、探究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2)直观教学法: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、分析、讨论、归纳和总结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发挥主体的作用。

3)小组合作学习法: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进行合作学习,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、挖掘学生的潜能,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。

四课时安排:一课时

五说教学过程:

1教学流程图:

导入新课(情景导入)→细胞的癌变(概念)→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→致癌因子→癌症的预防和治疗→小结,反馈练习。

说课稿 篇2

各位评委:

大家好!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:岭南版三年级美术下册,第11课《剪团花 巧装饰》。

一、 教材分析:

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,美术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,如何将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激发是当今美术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。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,教育就是引导、导出,因此教学过程就是“引”的过程,而非灌输。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,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,它简单易学,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。取一张纸,用一把剪刀,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,只需一会儿功夫,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,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,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、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,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,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。

2、培养学生创作与应用相结合的设计思维,并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。

美育目标: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,知道剪纸艺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。

知识目标: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,学会正确的折法,掌握团花剪纸的基本的花纹装饰。

能力目标:通过对方法的探索、研究,培养学生感知、思考、探索、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。

3本课教学的重难点

教学重点:团花纹样的设计和制作,学会设计与应用。

教学难点:团花制作的原理

4、教具准备:

彩色纸、剪刀和固体浆糊、课件、展示用的纸灯柱

三、说教法:

在教学中我力图面向全体学生,发挥主体参与的热忱,优化学生个性,培养创新精神,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引学生主动地、自觉地参与美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、记忆、分析、想象、创造能力,开发智力,激发潜能,真正使美术教学成为提高整体素质的主力、形象、活泼的教育手段和途径,在教学中力图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,符合从兴趣发展到主动参与合作、大胆发现、充分表现发展个性,优化基本素质的教学方法。如在教学第三环节我用直观演示法,通过教师现场示范,让学生对剪纸过程有了更直观的体验,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

四、说学法:

“学”是主体,在教师的主导下,学生将采用以下的主要学法:

(1)欣赏法:在教师的引导下,欣赏各种精美的团花图案。其目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,了解民族传统装饰艺术,激发学生创作欲望。

(2)自主探究法:教师利用魔术袋,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折法练习,然后试当小老师教同学折,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在民主、自由开放的气氛中纵横驰骋,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与探究精神。

五、教学流程:

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“四步”教学模式,并利用课件演示法和示范讲解法进行教学。这样操作可为以下四个环节:1、组织导入,团花欣赏。2、探究活动,动手实践。3、创想活动,小组合作。4、展示作品,挖掘用途。

(一)、欣赏活动:

1、教师表演小魔术《剪蝴蝶》学生欣赏,感受剪纸独特的魅力。

2、请剪纸大师进课堂,课例展示“陕西剪纸能手李秀花贴窗花”

3、展示团花,学生欣赏,共同探究团花的特点。

【设计意图:剪纸魔术表演引出团花剪纸,吸引学生的眼球,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惊叹,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。】

(二)、探究活动

1、折

教师演示简单的二折法,学生探究三、四、五等折法

童谣引导:上折折、左折折、对边折折、对边再折折

2、画

(1)、变外形

☆把折好的纸打开,学生找正方形的中心点,并画上记号。 ☆教师示范画:中心点相对的直边画一条弧线

☆生剪弧线,探究正方形纸变圆形、变棱形、变齿形等的原理

【设计意图:这一环节,通过师生互动,解决了将正方形变形这一难点。】

(2)画图案。

☆课件演示月牙纹、羽毛纹、齿纹等。

☆教师示范把图案画在角的两边,引导学生认知图案的正确画法

3、剪

师示范剪好,引导学生不能把图案剪断

【设计意图:师生互动,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】

(三)、创想活动

学生分4大组,以小组的形式剪团花,并按小组法宝的要求装饰团花 ……此处隐藏9674个字……别和联系。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,而且从空间观念来看,使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。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,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,也为以后学习圆柱、圆锥等知识打下了基础。

2、说教法:

本节课,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“折一折、画一画、量一量”等活动,使学生从操作中理解半径、直径、圆心以及等到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。其次,课堂中我让学生从操作中去发现,去理解圆的特征。在画圆时,我运用直观演示法,给学生演示怎样画圆。使学生看得清楚直观。另外,课堂中我借助多媒体的作用,使学生能直观的感知圆的特征。

3、说学法:

本节课,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:动手操作法、同桌交流互动法、对比法、归纳法。通过动手操作,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;通过同桌合作交流,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,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。从对比中使学生感知到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区别。课堂中,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归纳半径、直径、圆心等概念,从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。

4、说程序:

在本节课上,师生先一起玩“甩小球”,让学生观察小球运动的轨迹,从中引出“圆”。接着师生一起走进圆的世界,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圆。(古代人们在发明指南针之前,发明了指方向的罗盘。古代的圆形建筑、奥运会吉祥物、圆桌、水波纹、碟片、车轮、圆形项链坠。)从欣赏中让学生体验圆的美。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、触摸对比以前学的平面图形与圆的区别,使学生从对比中感知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。然后我重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,了解圆内、圆外、圆上以及圆的特征,并明确同圆等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。认识了圆的特征后,我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。接下来,我问学生:“这么美的圆,你们想画吗?”然后很自然的引入怎样画圆,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画圆工具——圆规,接着讲画圆步骤,并给学生示范画圆,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半径决定圆的大小、圆心决定圆的位置。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画圆的方法还有哪些?从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。

最后练习题的设计,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,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,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。

学完本课,我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,并布置作业(1、用圆拼图案;2、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?),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,同时又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,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。

说课稿 篇9

一、说教材

说课内容: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64——65页的内容:认识几分之一。

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对分数已有所接触,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,初步知道了分数的含义: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,几份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。在此基础上,本单元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,不同处是:把一个物体扩展为一些物体,即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,认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。这点是学生对分数认识上的一个飞跃,也是本单元教学分数的核心与难点。学好本单元知识,对学生今后解决分数问题有很大的帮助。

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,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:1、知识技能目标: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,认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。2、情感态度目标:通过创设情境,自主探索,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。教学重点: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。教学难点:能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,找出其中的几分之一。

二、说教法、学法

1、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。我用小猴子分水果这个情景贯穿新课,使学生在强烈的兴趣中,激发探索的欲望,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。

2、新课标指出: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上,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探索并建构新的数学模型。因此在教学新知前,我先通过小猴分西瓜复习一个物体的1/4。

3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,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初步认识,在此基础上,通过小猴子分桃探索一个整体的1/4。这样设计,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分数意义的正迁移:几份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份之一。

4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,主动建构。通过让学生经历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,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1/4,渗透学法指导,让学生学会探索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方法,从而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。

5、“对比”教学是本课的一大特色。在新授中进行了两次对比:一次突出了单位“1”的不同,第2次突出了分数的意义。练习中也设计了两次对比:第一次再次突出了分数的意义;第二次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相同,由于整体数量不同而每份数量也不同。

三、说教学程序

(一)创设情境,激发兴趣

1、复习一个物体的1/4

猴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给4只小猴,每只小猴分得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?

强调:4份中的一份就是1/4。

2、教学一个整体的1/4

猴妈妈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,每只小猴可以分到(1个桃),这1个桃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?为什么是1/4?

强调:4份中的1份就是1/4。

3、对比,突出单位“1”不同

两个1/4有什么不同?有相同的地方吗?(意图:在突出被分对象数量不同的同时,体会意义上的相同,只要是被分物体4份中的1份,就是1/4)

4、迁移到一个整体的1/2

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,每只小猴可得到这些桃的几分之几?为什么?

小组讨论后,集体交流。(意图:在前面“引”的基础上“放”,有利于学法迁移)

5、对比,突出分数的意义

为什么同样是4个桃,上面每只小猴得到的是这些桃的1/4,而下面每只小猴却得到这些桃的1/2?

小结:把一些桃平均分成几份,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。

(二)巩固练习,深化拓展

1、想想做做1

独立完成后,集体交流。

对比:下面两幅图,为什么一个是6个苹果的1/3,而另一个却是6个苹果的1/2?(意图:再次提炼分数的意义。)

2、想想做做2

把正方体个数设为9个

12个

对比:为什么同样是1/3,每份所表示的个数却不同?(意图:渗透总体数量不同,那么同样的1/3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。)

3、想想做做3

4、拓展练习:拿小棒游戏。

(1)拿出12根棒的几分之一

a、拿出12根小棒的1/2、1/3

b、你还会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?

(2)根据几分之一是几根,推算整体有几根小棒

a、师出示2根小棒:是一堆小棒的1/3,这堆小棒有几根?

b、师出示3根小棒:是一堆小棒的1/3,共有几根?

(三)总结回顾

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(意图:帮助学生回顾、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)

总之,本课设计通过创设情境,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新课教学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练习设计有层次,由具体到抽象,由易到难,既巩固知识,又发展了思维。

《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